-01-
历史验证“防治组合”,市场呼吁口服药到来
-02-
对瑞德西韦结构改良,五倍于其疗效的“SHEN26”在临床前研究
-03-
化合物“SHEN26”,疗效显著优于Molnupiravir
-04-
以解决最前沿的学术问题为终身目标
张绪穆教授背景
张绪穆教授1982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学位;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,师从卢嘉锡院士;1987年在Universityof California, San Diego获得硕士学位,师从GerhardN. Schauzer教授;1992年在Stanford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,师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JamesP. Collman教授;1992至1994年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;1994至2006年任教于PennsylvaniaState University并获终身教授职位;2007至2015年任Rutgers,TheState University of NewJersey化学学院杰出讲席教授;2015-2018年,任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及创系系主任;2018年至今,任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;2020年任南科大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。
张绪穆教授于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(B);2002年获得美国化学会ArthurC. CopeScholar奖(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内地科学家);2005年在武汉大学创建绿色催化研究所;2008年受聘武汉大学“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”学术大师;2016年获得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“孔雀计划”A类;2017年当选国家中组部专家联谊会化学化工专委会主任。
张绪穆教授在Science; J. Am. Chem. Soc.; Angew. Chem.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著400余篇,论文他引>15000多次,其中单篇论文他引>1300次,Hindex >76。张绪穆教授2002年获得美国化学会ArthurC. Cope Scholar 奖,是第一位荣获此奖的中国内地科学家。张绪穆教授发展的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(Zhangenyne cycloisomerization)因其重要性成为以其姓氏命名的人名反应,目前全球仅有不到五位华人有此殊荣。